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理论成果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作出的庄严宣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这一奋斗目标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具体行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全方位跃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原创性思想引领社会建设领域变革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2.07.20
两岸青年应同命运共担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022年7月11日至12日,以“青春同心创未来 携手打拼谋复兴”为主题的第二十届海峡青年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总书记7月11日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勉励两岸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携手打拼。7月12日,第十四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拉开帷幕,力促两岸青年交流融合成为本届论坛的最大亮点之一,彰显出两岸青年在两岸关系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价值,体现了祖国大陆对两岸青年交流的高度重视。  两岸同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两岸同

2022.07.20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重民本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这个重要论述不仅揭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所在,也深刻阐发了传统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过的名言,原文为宋代程颐《代吕晦叔应诏疏》中的“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

2022.07.20
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民族高校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提高政治站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

2022.07.20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在加快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不是自我封闭的市场。只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畅通经济循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才能实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全国统一大

2022.07.20
在立法过程中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在贯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应运而生的制度创新,是立法过程中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立法制度。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参政议政能力逐步增强,对民主法治的需求显著增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民主立法,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2015年7月,上海长宁虹桥街道办事处等四家单位被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试点单位。截至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设立立法联系点22个

2022.07.18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建的百年实践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重视基层、强基固本,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百年来,我们党带领全体党员和人民锐意进取、接续奋斗,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在理论创新与实践伟力的互动中不断推进基层党建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畅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

2022.07.18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尤其在部分领域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亟须从主体建设、人才队伍、区域布局和资源集聚等方面多手齐抓,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实

2022.07.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