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宣告:“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文明走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殷殷期望。纵览世界近代史,大国崛起中的冲突被称为难以逾越的“修昔底德陷阱”。究其原因,是随着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延伸,不和谐的“现代性”噪音不断扩大,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关系紧张。一是国与国的关系紧张。近代西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要求“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数字经济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至关重要。数字经济的发展始于数字技术的发明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为我们掌握历史主动,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尽管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放在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之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规模巨大,各地区间自然环
近日,“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评选结果发布。在短短两周的评选期间,网络点击关注量超过了700万人次。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2023年还迎来了建都870周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首都工作更关乎“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作出重要指示:“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 近年来,北京从老城和三山五园两大重点地区,长城、大运河和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文物与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仍然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着力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夯实科技作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必然要求。持续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助于增强科技创新动力活力,实现科技与经济高质量互动发展,为有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供服务,让百姓更具获得感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围绕“四个中心”建设不断发力,全面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一重要论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
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步入新时代以来重大标志性活动,为我们留下了一系列国际影响力巨大的奥运遗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冬奥遗产的国际属性,显然是实现这一目标最鲜活、最有价值的素材。冬奥遗产不仅能生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对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创新冬奥遗产传承的路径方法,让遗产持续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传北京冬奥精神,展现中华文化开放、包容与和谐的特征。近年来,以个别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