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强国是其中应有之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必须走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这就是说,不能跟在其他国家后边亦步亦趋,而是应该自信自强地举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以富有活力的现代文化展示当代中国形象;同时,也不能故步自封,而是应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揭示了我们党鲜明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将人民作为“源”和“本”,始终坚持以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兴起,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转型复苏和产业变革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世界主要国家分别在人才体系建设、科技研发创新、数字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制定战略规划,以推动本国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其中,数字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数字技术研发和数字产业化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对于数字经济发展涵盖的ICT(信息通信技术)技能分类,数字人才既包括具备数据分析、计算机编程等专业数字技能,从事数字产品服务开发或技术研发工作的人才,也包括拥有数据化思维,能够利用特定数字工具或借助新技术辅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出台系列决策部署,到重组国家知识产权局,再到成立知识产权法院,建成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得到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中国正在成为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十年来,知识产权创造与创新指数不断攀升。知识产权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据世
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强调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特别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这个经典论断。 “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是1944年8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审阅《解放日报》社论稿《衡阳失守后国民党将如何?》时提出的重要论断,充分彰显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中国革命问题的深邃思考。政治,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切问题的关键,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时代10年,我们党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自我革命,深
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事业发展的核心追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人民开展金融斗争,谱写了红色金融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的壮丽诗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和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工作始终坚持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普惠金融、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为推进全面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要求,“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社会政策作为国家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制定、实施的各项政策,其目标是基于公平、共享等理念提升人民福祉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托底民生、促进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