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理论成果
传承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两年前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向世界奉献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况。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物质遗产和文化、人才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切实把北京冬奥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努力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北京冬奥精神根植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实践,展现了中国精神、蕴含着中国价值、凝聚了中国力量、体现了中国担当。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就是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将北京冬奥精神的弘扬与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国际传播等紧密结合起来,让北京冬奥精神成为我们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精神动力。  把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足用好北京冬奥精神蕴含的育人元素,把胸怀大局淬炼成

2024.02.20
以数字变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日前,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举办。会议期间,来自7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800余名嘉宾,围绕“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主题,深入探讨世界数字教育变革与合作。顺应数字潮流,推进教育变革和创新,对于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现代数字科技的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引领社会发展的全新数字化时代,教育的数字化趋势越来越迫切。将数字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推进教育内容和形式变革,促进建立“全民学、随处学、随时学”的学习型社会。数字教育具有公平、开放、共享等特征,在促进人的公平、全面发展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加快数字教育建设,还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人文合作搭建桥梁。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将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为促进教育与现代数字科技深度融合,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教育

2024.02.20
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在逻辑意蕴

“六个必须坚持”是一个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意蕴,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一个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深刻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总钥匙”。我们要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在逻辑意蕴,把“六个必须坚持”学习领悟好、坚持运用好。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总钥匙”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概念。世界观主要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做”“怎么办”的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有机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方法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往往取决于相应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2024.02.20
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锻造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来推进,并且成功领导实施了这一伟大工程。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深刻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重大课题,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不竭的生命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接续推进,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  “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他把党的建设作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从“伟大的工程”的战略高度加以推进,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

2024.02.20
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该部法律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法治保障。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群体,学校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新时代新征程上,学校必须肩负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责任,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建设好可信可敬可靠施教主力军、把握好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环境主动权。  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政治高度、蕴含理论深度、富含实践温度,在爱国主义知识讲授中,以互动式、启发式、

2024.02.20
完善政协界别协商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政协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之一,对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十分重要。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是政协协商的重要形式,完善界别协商对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界别协商是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基础。界别是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政协开展协商活动的基本单位。全面发展协商民主,需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就政协协商来讲,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协商形式,既相互配合,又各有侧重。而界别协商又是其他协商形式的基础,加强界别协商可以带动其他协商形式的发展,提升政协协商的整体发展水平。界别协商以其独特的组织特性、集体的智慧优势、广泛的覆盖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界别协商不仅集中体现人民政协的特色和性质,而且体现政协协商的水平和质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基础。  其次,界别协

2024.02.20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强调要“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科学诠释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为我们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汇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深化科技协同创新,一系列重要命题都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突破、持续深入。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不断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切实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联动,形

2024.02.20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第十年。过去十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十年,是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十年,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的十年。京津冀三省市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区域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建设稳步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保持定力,京津冀功能定位持续加强。十年来,京津冀疏解有序的新形态、“一核两翼”的新格局、创新驱动的新活力、共同富裕的新方位逐步确立。北京坚持贯彻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常住人口总规模实现七连降,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有效缩减,成为全国首个减量提质发展的超大城市。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第二批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已经启动,城市副中心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启动区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建成,雄安新区中关村科

2024.02.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