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理论成果
引领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引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具有重要意义。人无精神不立。志气、骨气、底气,既是一个人情怀操守、品行特质的集中展现,也是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直观反映。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就能够葆有“高筑神州风雨楼”的人生境界、富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气概、拥有“直挂

2021.10.19
做好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 的“财政文章”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实践证明,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特别是中央和各级财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保障。在阔步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

2021.10.19
中国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并且用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方式深刻影响着这个世界。一直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一些地区的贫富分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更不能无视一些国家奉行的强权政治、丛林法则、贸易壁垒。这些不和谐因素不仅加剧了全球局势的动荡不安,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重大障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意味着中国文化必将以一种更加强健且丰满的姿态,参与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2021.10.19
向世界鲜明讲述中国共产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这一文献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具有强大领导力执政力”“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等五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历史使命、理想信念、领导能力、自身活力和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的发布,坦然理性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自身形象,并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

2021.10.09
依托高水平自贸区建设构建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不仅是优化创新布局、壮大创新力量、改善创新生态、改革创新机制的“排头兵”,也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不断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历经五次扩围,中国至今已拥有21个自贸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在国家层面推出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随着自贸试验区不断增区扩容,自贸试验区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覆盖广度、影响效果明显增强。未来需加快制度创新,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自贸试验区,打造差异化、系统化的国际科技创新

2021.10.09
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党如期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更坚实基础、提供了更强大底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021.10.09
语言研究的世界眼光与中国情怀

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家的兴衰起落决定着科研与学科的起落兴衰。中国语言研究的发展亦符合这一规律。1898年《马氏文通》出版,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语言研究古代与现代的分水岭。中国的古代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来说是“汉字”而非“汉语”,由而生发出了“小学”(音韵、文字、训诂);从研究指向上来说是为了阐释经典,实用性明显。这是由中国的历史社会结构和语言文字特点所决定的。明末,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全图》拉开了国人重新审视世界以及“他者与自我”的序幕;清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凿开了国人世界观“从天下到万国”的突破。包括现代语言学

2021.10.09
勇担新时代使命构建人类语言共同体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文明的载体,也是文明的本体。在中外交流领域,教育是人文交流领域最为活跃的因素,而语言作为跨越中外之河的彩虹桥,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金钥匙,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明多样化的深刻影响,我们倡导建设多元共存、交流互动、持续发展的人类语言共同体,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语言共同体倡导人类语言多元共存多元是人类语言共同体的主要特征。当前世界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世界语言格局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一部分,也同

2021.1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