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理论成果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成就与展望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溯20年来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对探索和深化更具战略自主和韧性更强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推动和主导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重构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1986年,我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向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总干事阿瑟邓克尔提交了关于恢复中国GATT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启了复关谈判的历史进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复关谈判正式转换为入世谈判。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入世谈判,中国于2001年

2021.11.17
伟大建党精神奠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因结构

根据唯物史观,人类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之所以超越其他物种的活动,是因为人的实践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人在意识上的自觉程度、精神上的境界高低、视野上的广度差异,就决定了其实践活动的内在品质和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正是伟大建党精神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历史上一

2021.11.08
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要有系统思维

九曲黄河,蜿蜒万里,自西向东一路奔腾流淌,在渤海入海口处冲积形成一片独特而美丽的生态家园——黄河三角洲。作为黄河流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黄河三角洲的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备受关注。今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这为新时期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华人民

2021.11.08
创新驱动“高精尖”产业发展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在其“十四五”规划中均提出,要着力发展“高精尖”产业。那么,“高精尖”产业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如何?笔者认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从提高“四率”上入手,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生产率、环境效率。“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四个特征“高精尖”产业这一概念最早是技术经济学术语,指具有“高级、精密、尖端”特征的科技发明或产品工艺。后来人们将“高精尖”这一概念应用于产业领域,用来代表具有“高精尖”属性,能够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的产业。2017年,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

2021.11.08
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创新性揭示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科学分析和深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以更好地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发展阶段理论的新时代创新经济学是研究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规律的科学,因而政治经济学对经济规律的揭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

2021.11.08
以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日渐成为社会共识。党中央审时度势,适应这一普遍社会诉求,将这一重要时代课题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促进我国共同富裕的方向、路径和重要任务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和部署,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就把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明确地提了出来,需要我们在社会实践层面予以特别关注。本来,

2021.11.08
怎么看待大学生徜徉社交网络

在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交媒体也迎来了飞速发展。从80、90年代的“笔友”,到天涯、博客交流平台的盛行,进而人人网风靡校园成为一代大学生的回忆。贴吧、论坛的兴起让人与人的交流变得简单而快捷,圈层文化开始显现,社交成为了全新的风尚。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普及,大学生们社交方向从电脑转向移动互联网,随之而来的是微博、QQ和微信的接续兴盛,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交的主要渠道。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社会新风尚,从而社会结构“扁平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抖音、公众号、Soul、探探、Fal

2021.11.08
为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提供制度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日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的目标。一个国

2021.11.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