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理论成果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依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趋势,对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物力、人力、财力、平台和体制机制等进行了系统规划,同时明确通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来推动经济体系升级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建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

2021.10.08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新时代的呼唤

2021年9月22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发布。这是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时代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的呼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揭示

2021.10.08
沿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开拓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既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探索共同富裕之道的科学总结,也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指明了正确方向。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奋斗目标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这一光辉历史进程中,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

2021.10.08
让国风国潮成为荧屏生力军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以央视中秋晚会、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等为代表的电视节目点亮荧屏。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其应有的态度、厚度和温度,表现出浓郁的文化寻根意识和昂扬的文化自信风貌,使国风国潮成为荧屏生力军。国风国潮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民族元素和古典风范并兼具现代气息的潮流、风格、创意、标识、行为和产品的代名词。在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国风国潮流行是新时代中国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显性体现。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缘起、保护与传承,尤其是95后、00后的新时代青少年,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崇值得关注。弘扬传

2021.10.08
推动“有效衔接”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进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关键在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提高全体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就要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着力解决的是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则更多着眼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我国脱贫攻坚战

2021.09.22
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倡导移风易俗,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创新社区治理格局、满足社区服务需求、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引领社区文明实践、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区志愿服务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迈进了新的发展征程。20

2021.09.22
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告。“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因为有“能”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而“能”的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有“行”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关键在于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能够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阔实践,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能指引中国前进的正确方向,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从被动走向主动,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发

2021.09.22
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作用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京津冀区域合计人口规模超1亿人,内需潜力巨大,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桥梁。同时,作为国家区

2021.09.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