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要围绕产业发展这个核心问题,抓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立足区域联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推动长江经济
“六个必须坚持”是一个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是在实践中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和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报告从6个方面作了概括和阐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勉励广大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民族高校文科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书斋读典兼田野问道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是关键,对于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论断,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意义重大。教育孕育未来,科技彰显实力,人才引领发展,坚持系统观念,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和关键环节,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共二十大强调,“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韧性城市是指在面临灾害和风险时,具备耐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交织叠加,火灾、疫情、洪涝、地震等灾害和风险类型更多,导致致灾速度更快,造成损失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对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更为急迫的要求。 从国际上看,不少发达国家城市都根据自身特点,推出相应规划政策,开展韧性城市建设。比如日本东京出台《东京都国土强韧化地域规划》《创造未来——东京都长
12月7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根据中国-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双方领导人表示愿加强文明对话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维护文明多样性;鼓励双方在文化、教育、旅游、新闻、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双方智库之间的友好交往。 阿拉伯国家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中阿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曾通过古丝绸之路“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促进了中阿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媒体是加强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一系列鲜明特质。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