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北京日报社、前线杂志社等本市社科单位、新闻单位主办的“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召开,与会专家畅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心得体会。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郭建宁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对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如何认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校(院)务委员、副教育长、一级教授韩庆祥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第二个结合”产生深刻化学反应的产物,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调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包容性、互鉴性、平等性、和平性、普惠性,因而能开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花。” 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继承传统、再造传统。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杨耕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观点,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文章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 文章重点强调了6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各个领域发展战略同样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二是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战略与策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世界、变革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武器。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把中国和世界连接起来,使我们制定的战略符合实际、行之有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策略为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方法。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 高瞻远瞩、举旗定向,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燕山脚下,国风浩荡,文脉不绝。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 走进国家书房,总书记的目光望向顶部中央藻井内的星空穹顶。穹顶上,宋代石刻天文图展现古人智慧,星汉灿烂、浩渺深邃;书房内,15组巨型书柜陈列近3万册新中国精品出版物,思想的星空蔚为大观。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 次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强调,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10年前的8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 “我一直在
14日上午,2023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蔡奇指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鲜明宣示中国将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同全球各地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政策主张。我们要以贺信精神为指引,更高水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广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蔡奇强调,要坚持自信自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涵养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创作生产更多精品力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坚持守正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紧扣时代主题中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在强化科技赋能中创新,着力激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2023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由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当日在北京开幕。
二○二三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9月14日上午,2023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蔡奇指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鲜明宣示中国将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同全球各地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政策主张。我们要以贺信精神为指引,更高水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广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蔡奇强调,要坚持自信自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涵养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创作生产更多精品力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坚持守正创新,不忘本来、吸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月3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不仅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中方正就高峰论坛筹备同各方保持沟通。 汪文斌表示,10年前,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成果有目共睹。 汪文斌说,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朋友圈不断壮大。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以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支柱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写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 汪文斌说,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硕果累累。“一带一路”倡议迄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生根,为共建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批清洁、高效、质优的绿色能源项目点亮共建国家未来发展之路。减贫、农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