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以下简称《史纲》)系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即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2018年度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政治经济学,是在解决实践难题中理论创新成果构成的理论体系,又为实践的发展指引了解决道路。《史纲》在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成各个时期经验探索的理论贡献,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思想史素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性创新发展做出贡献。《史纲》以清晰的史实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致力于阐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唯物主义方法论,以创新的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进而推动改革和建设任务的进一步发展。
该书按照纵向的时间线索,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开创到形成和发展,再到拓展和系统化的思想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梳理和阐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为1956—1976年的开创、1976—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1982—1992年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初步探索、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的发展,2002—2012年新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发展、2012—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拓展,以及党的十九大以来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拓新等若干历史阶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历史路标”。
《史纲》既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总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60多年经济理论发展的探索,也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进行理论总结的一次探索。《史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端、理论主线、理论主导、理论主题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在掌握可靠翔实的资料基础上,该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总结与提炼,实现了专题化和系统化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过程描述和问题导向,具有很强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前沿意识与创新意识,较好地实现了历史性纵坐标和现实性横坐标的有机结合。本书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国家发展要求,实践和理论要求的两方面的理论成果,是一部极具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论著作,对于进一步推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理论建设进展都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史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本书以“第二次结合”为学理依循、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论为主线、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主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理论主题来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刻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实践与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性。
第二,《史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现实性、建设性的有机统一。本书采用历史、实践、理论有机统一的逻辑展开方式,深刻、系统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杰出贡献,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现实性和建设性有机统一的理论属性。
第三,《史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整体性和理论体系层次性的有机统一。本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由主导理论及其衍生理论构成,这些主导理论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产生相应的衍生性理论,构成层次分明、体系丰富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供稿:成果转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