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危机——历史与逻辑》一书结合历史和理论,着力寻找尽可能避免和有效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股市危机的方法途径,为中国大国金融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全书分史论篇、专论篇两部分,分别从历史、理论、学术层面分析了股市危机的方方面面。
在史论篇部分,通过对各国金融危机的历史轨迹追踪、动因和传导演变的分析、政府干预与政策改进的总结,从理论上和学术上理清了危机重演的逻辑。并寻迹我国2015年中期发生的股市危机发酵和演变的路径,从学术上分析内在和外在动因,总结出引发这次危机的6大主因。
在专论篇部分,结合历史典型案例和相关理论模型,从四个问题出发,在全面回顾、梳理和总结30年来全球金融危机历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这次股市危机的特点和原因,提炼出关于金融危机和市场监管的一些观点。
本书的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有三方面:
1.发现了近20年来股市危机乃至金融危机在全球频发并表现出某些周期性、递延性和关联性等特征。以史为镜,研究了近30年来全球范围内重大金融危机案例,创新性地理清危机重演的理论逻辑基础,为未来相关内容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思路。书中详细地将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机理,各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各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法律、制度的调整进行了挖掘。结合全球经验和股市危机相关的若干重要理论议题,从历史和技术两个层面交叉分析,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提出前瞻性建议。这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
2. 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爆发自1990年建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场股市危机发生在中国经济转型、增速下降、金融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让金融市场参与者深刻体会到,股市危机的巨大风险和发展资本市场的复杂性。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这场股市危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对此该书首次进行了系统分析、反思和总结。
3.本书提出有效监管是市场重要的稳定机制之一,也是市场秩序和市场透明度的建设者、维护者。市场监管者的核心职责是维护市场的透明度和秩序,这就是为什么监管者必须重视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因所在。该书对2015年发生的这场股市危机的研究,是在中国金融体系特别是资本市场即将全面开放之际发生的。书中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结论对于正确把握危机发生的规律,深刻剖析危机形成的原因,科学总结治理危机的得与失,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