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更好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是理论界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把握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宣传部理论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面向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融合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育人体系,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支撑。
科研选题是科技创新的首要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科研实践中,能准确找到并攻克符合本国发展战略需求和世界未来趋势的战略性科研选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之一。科技创新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必须建立科学、自主、开放的科研选题机制,提高战略性科研选题能力,避免重大科研项目重复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加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能够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从七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任务,是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科学内涵的精准概括,是加快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于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系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尤为重要。
高等外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外语人才的重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发挥外语院校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