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同时,也指出了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的现实。高质量发展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需要充分认识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时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并充分利用数字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百年前,一群新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炼并深刻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指引我们弘扬精神之源、奋进新的征程。伟大建党精神蕴含于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和早期革命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北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北大红楼是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早期开始革命斗争的地方。走进北大红楼,抚今追昔,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伟大建党精神科学、精辟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它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即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是具体的民主,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理论与实践的概括总结。对民主问题的探讨,向来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恩格斯在1884年3月24日致爱伯恩施坦的信中曾特别指出,民主不是抽象的、静止的,“民主……这个‘概念’每次都随着人民的变化而变化”。可见,民主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重温恩格斯的这一论断,能够为我们更为准确地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党提出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要求,为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提出“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要求,就在于三者彼此密切联系,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同时三者侧重点又各不相同。“不变质”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性质宗旨,站稳人民立场;“不变色”要求中国共产党坚守政治本色,守住“红色江山”,守住为民初心;“不变味”要求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原汁原味”,拒绝任何形式的懈怠与动摇。
目前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3500万例,死亡超61万例,进入8月的第一周,美国日均新增确诊病例再次超过10万例。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医疗条件先进的美国沦为全球第一抗疫失败国?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太和智库、海国图志研究院发布的《“美国第一”?!美国抗疫真相》报告明确指出,美国政府在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溯源调查等方面反科学反常识的操作是美国成为抗疫失败国的直接原因。抗疫是一场保护人类生命的战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科学认知、科学防控、科学诊治必不可少。而美国政府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的反科学反常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历经一个月播出了20集文献纪录片《人民的选择》,取得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作品聚焦“历史和人民为何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一特殊视角,艺术呈现了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以无可辩驳的史实印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和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一真理。立足百年党史,书写人民画卷。纪录片《人民的选择》通过采用真实史料、历史影像、专家解读以及亲历者口述的方式,艺术地展现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影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我们党铸就百年辉煌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出我们党百年风华的精神密码,激励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昂扬斗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品格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斗争是事物发展和实践创新的实现形式,体现着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