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边主义,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党中央对于高水平开放的态度是一以贯之、不断深化的。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全球政治经济与国际战略格局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在全球经济秩序与格局新旧交替、国际分工与产业链重构不断深化、国际经贸体制与贸易投资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科学决策,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形成了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形成了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东西南北中纵横联动,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但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并且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告别西柏坡进驻北平,毛泽东同志将其比喻为“进京赶考”。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站稳脚跟、执掌国家政权,接受执政后各种未知领域的考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胜利后必须提交的第一份答卷。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
进入“十四五”规划期后,部分县特别是经济强县、财政大县,已经着手计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规划指导工作影响着乡村振兴的节奏,因此,明确规划是乡村建设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阶段,如何做好乡村规划,应着重考虑以下五方面问题。第一,规划范围怎么定。在实践中,是不是所有自然村或行政村都有必要做村庄规划,这个规划是以中心村为基础,以自然村为基础,还是以行政村全域范围为基础来制定,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规划范围不同,规划需求也不同。第二,规划内容是什么。以前的村庄规划内容多以道路等基础设施建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相互影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战胜风险挑战,确保实现既定发展目标,需要深入把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明确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在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克服三重压力,促进企业发展,加速产业升级,有效扩大内需,进而实现高质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习近平总书记这份厚重的嘱托,打响了新时代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攻坚战。长汀人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沿着生态文明的正确方向,传承苏区精神及红土地文化,继续在绿色长征中迈出坚定步伐,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锋队,在实践中不断求索解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之问,成功实现了环境修复和生态富民双赢。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长汀就已拉开水土流失治理的序幕。然而,近半个世纪的治理历程跌宕起伏,未见明显成效。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长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仍占全县土地面积的近1/3,赤裸的红土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通过制度型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都需要深入思考。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