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敬文(1903—2002),原名钟谭宗,广东海丰人。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着。是中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他在民俗和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独有建树,成为我国提倡用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的观点来研究民间文学的首批学者之一。1927年秋,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与顾颉刚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了《民间文艺》、《民俗》及民俗学丛书。193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科研究院学习,后任教于中山大学、香港达德学院。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代表作有《民俗学概论》《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西湖漫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