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化为灯火献人间”——缅怀方玄初同志
发布时间:2023-08-15    作者:    来源: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
【字体:       】

[编者按]著名教育家、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方玄初同志于2023年7月29日6时8分因病于北京去世,享年94岁。方玄初同志1949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南局宣传部教育处干事、中宣部教育处干事、北京景山学校校长、《人民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北京力迈学校校长。1990年11月至1995年4月,方玄初同志在市社科联任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期间,坚决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决定,团结动员首都理论工作者深入开展党的理论研究宣传,推动社科成果转化和社科普及等工作,为加强社科联机关建设、繁荣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方玄初同志病重住院期间,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领导和机关同志专程看望慰问。去世后家属遵照遗愿,丧事从简。斯人已去,风范犹存。为铭记方玄初同志为推动首都社科事业发展所做贡献,现刊发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组织撰写的文章“化为灯火献人间——缅怀方玄初同志”一文,向方玄初同志致以深切哀思。

“化为灯火献人间”

——缅怀方玄初同志

2023年7月29日清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方玄初同志与世长辞,享年94岁。方老于1990年11月至1995年4月在市社科联兢兢业业工作四年零六个月时间,他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全力投入工作的忘我情怀,永不懈怠的奋进精神,为首都社科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将永远为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全体同志所缅怀。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方老在他31岁时创作了《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一书,提出了立志、好学、奋斗的“人生三宝”,整整影响了几代青少年的成长。他曾说,做人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坚定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人生观,“立地”是要脚踏实地,不畏千难万险,不畏风雨。他为自己取笔名“敢峰”,意思是人比山高,敢攀高峰。纵观方老一生,顶天、立地、攀高峰是他最为鲜明的生动写照。

1989年,已经60岁的方玄初同志向市委写了“离职报告”,请辞市社科院院长和党组书记职务,但当时市社科联即将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市委领导征求他的意见,就这样,他在市社科联又工作了4年多时间。他以身示范,夙夜在公,但在工作安排、评职称和分房子等事情上,却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千钧大锤抡蚂蚁”

方老曾说:“要以自己全部的精力对待本职工作,哪怕是蚂蚁般的小事也会全力以赴。”

方老到市社科联任职时,正值市社科联工作、经费、人员和办公场所都比较困难的时期。为开创工作新局面,他把握时代机遇、迎难而上,团结带领大家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决定,集中力量筹备“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动员学会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组织理论工作者深入改革第一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工作。他注重发挥社科界群体优势,将原学会期刊更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并推动发展,支持编纂《当代中国的北京》工作,采用各种方式办班、办学,宣传党的理论、推动社科成果转化、社科普及,繁荣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他积极争取财政经费,开拓新途径尝试缓解社科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薄弱情况。同时还以改革精神加强社科联机关和各学会建设,以适应当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他任职的4年多时间里,首都社科事业和机关建设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

“征尘未落自奋蹄”

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1999年1月17日,方老在他70岁生日时,自作一首《七十生日打油》:

人生七十古来稀,

而今七十不稀奇。

往事如烟休回首,

征尘未落自奋蹄。

1995年,离休后的方老继续发挥余热,致力于攀登“四色定理”这一理论问题高峰。四色定理,其内容可以表示为“任何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即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一张地图只需四种颜色来标记。对于“四色定理”,他一研究就是40多年。“弱弩之末穿铁板”,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六年,他更是以顽强的毅力全力以赴,时而通宵达旦。2023年6月,《四色定理登顶证明》正式出版,夙愿得偿。

方老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忠诚于党、忘我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品格,必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全体同志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