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2年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社会学学会专场暨学习二十大精神高端论坛”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北京市社科院承办。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社会学学会会长张翼研究员主持论坛开幕式,北京市社科院党组书记谢辉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
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北京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分别致辞。牛青山在致辞中表示: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组织广大同行学者进行多层次、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体现了学会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是党中央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进行深入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探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界参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范式与实践探索的责任担当。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立足当代社会现实,自觉回应时代要求,回应党和国家期待,紧紧扎根中国和首都北京的社会实践,开展一系列十分丰富的有深度的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吸收凝聚同行学者,关注青年成长进步,致力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希望学会继续争优创先,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社会学知识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开幕式的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鲁亚主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吴忠民、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麻国庆教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王春光研究员分别以《应关注现代化的新趋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学意涵》《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县域现代化的社会学视角》为题作主旨演讲,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题演讲环节分别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市社科院社会学所原所长沈原和原副所长戴建中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赵孟营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天夫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主任唐军教授、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包路芳研究员分别以《社会学视野下的城乡关系和城乡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数字社会理论》《直接治理与倒逼治理:接诉即办的两大功能及其平衡——以北京市为例》《无讼社区与美好社会建设》为题作主题演讲,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和思想碰撞。
下午的两个平行论坛上,30多名与会学者继续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发展”主题,分别从社会福利、数字治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共同富裕等多个议题展开发言和交流,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发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阐述。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北京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张淼出席论坛。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学者在线参加了论坛。
(供稿:学术活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