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日,北京市社科联召开七届二次常委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讨论审议了《北京市社科联常委委员调研工作实施办法》《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组织知名专家学者疗休养工作暂行办法》两个文件,并向首都社科界发出密切联系实际走基层倡议。会议由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主持。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淼作工作报告。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崔占辉作相关文件说明。市社科联七届常委会副主席、常委,以及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部室负责同志共60 余人出席会议。
与会常委充分肯定了市社科联2021年围绕建党百年党史学习、理论研究阐释、服务首都发展、推动社科繁荣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一致通过了2022年北京市社科联工作要点。大家指出,今年即将推出的常委委员调研工作和知名专家疗休养工作,既为社科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畅通了渠道,让学者能够更好总结北京发展实践、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又让专家学者们感受到尊才、重才、敬才、爱才的良好氛围,体会到市社科联“社科之家”的温暖。常委们希望,市社科联进一步整合资源,团结带领广大社科工作者聚焦国家和北京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更好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时代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再创新成绩。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市社科联副主席孟繁华宣读《联系实际走基层 服务首都促发展》倡议书,号召首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厚植为民情怀,发挥理论优势和学术专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投身首都发展的火热实践,开展国情市情调研,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的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牛青山主席在听取大家发言后指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责任十分重大。他强调,理论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理论的真理性在于经得起实践检验。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把研究与中国国情、与改革发展实际、与人民群众所思所想紧密联系起来,深入研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市社科联要发挥推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常委委员带头作用,树立良好学风,整合资源、联合发力、深入实践,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首都高质量作出应有贡献。(供稿:学术活动部)